教师主页

成一农

成一农
职称:
教授
所属单位 :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学历 :

1992.09——1997.07,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

1997.09——2000.07,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

2000.09——2003.07,北京大学,历史系, 历史学,博士

研究兴趣 :

历史地理,古地图,城市史

任职简历

2003.07——2005.07,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室,博士后

2005.07——2017.0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室,先后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2014——2017)

2017.02至2025.04,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研究员、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2025.04至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论著

◎学术专著
1
、《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空间与形态——三至七世纪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4、《<广舆图>史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

5、《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6、《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7、《城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年。

8、《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9、《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中西书局,2021年。

10、《史料、方法与历史研究:基于古代城市、古地图的探究》,科学出版社,2022年。

11"Nonscientific" Traditional Maps of China:A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pmaking, Springer Singapore, 2022.(《“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的英译本)

12、《中国地图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论文

1、《北魏太和年间御夷镇初探》,《北大史学》第5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清代北京王府分布研究》,《九州》第2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

3、《中国古代方志在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价值》,《中国地方志》2001年1~2期,第136页。

4、《清末北京王府分布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扬子江下游的城市与区域》(翻译),《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6、《唐代的地缘政治结构》,“盛唐研究系列丛书”《盛唐的地域结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7、《宋、元以及明代前中期城市城墙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中日古代城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宋、辽、金、元时期庙学制度的形成及普及》,《十至十三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走出坊市制研究的误区》,《唐研究》第12卷,2006年。

10、《中国古代城墙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1期,第20页。

11、《“中世纪城市革命”的再思考》,《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77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2007年第3期。

12、《清代的城市规模与行政等级》,《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4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07年第6期和《明清史》2007年第9期分别全文转载。

13、《<永乐大典·潮州城图>成图时间考》,《中国地方志》2008年4期,第44页。

14、《元代地方城市城墙修筑的历史地理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第5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168页。

15、《2007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10期,第14页。

16、《译这本书时感芒刺在背》,《中华读书报》2009年4月8日。

17、《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18、张希清、成一农:《杨业与云应寰朔四州》,《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

19、《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10期,第11页。

20、《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43页。

21、《中国古代城市舆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6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05页。

22、《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研究现状评述》,《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第14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卷》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23、《清、民国时期靖边县城选址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2辑,第5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卷》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24、《200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卷》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25、《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06页。

26、《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第10期。

27、《“天下图”所反映的明代的“天下观”—兼谈<天下全舆总图>的真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7集,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95页。

28、《中文舆图中所载今“波斯湾”地名的演变》,《文津学志》第4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韩国《地图研究》全文转载。

29、《明清时期甘肃东部城市形态研究》,《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与环境基础》,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159页。

30、《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研究方法的反思》,《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辑,第84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2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卷》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31、《北京:从一方都会到中华帝都》,《江汉论坛》2012年第1期,第23页。《新华文摘》2012年第9期转载。

32、《<广舆图>绘制方法及数据来源研究(一)》,《明史研究论丛》第10辑,故宫出版社,2012年,第202页。

33、书评: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0卷第1期,2012年,第152页。

34、《中国古代城市外部形态复原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李孝聪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第322页。

35、《浅谈中国传统舆图绘制年代的判定以及伪本的鉴别》,《文津学志》第5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105页。

36、《<广舆图>绘制方法及数据来源研究(二)》,《明史研究论丛》第11辑,故宫出版社,2013年,第211页。

37、《浅析<华夷图>与<历代地理指掌图>中<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之间的关系》,《文津学志》第6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第156页。

38、《中国地图学史的解构》,《历史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47页。

39、《中国古代都城城市形态史评述》,(日)新宫学主编《近世东亚比较都城史诸问题》,东京:白帝社,2014年,第265页。

40、《中国古代都城城市形态史评述》(节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8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541页。

41、《对“计里画方”在中国地图绘制史中地位的重新评价》,《明史研究论丛》第12辑,故宫出版社,2014年,第24页。

42、《“科学”还是“非科学”——被误读的中国传统舆图》,《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20页。

43、《<禹迹图>的绘图数据和绘图方法研究—(上)》,《文津学志》第7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

44、成一农、孙靖国:《201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6期。

45、《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年鉴2002-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57页。

46、《里坊制以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3期,第11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5年第6期转载。

47、《现存全国总志和地方志中所记“四至八到”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9集,商务印书馆,2015年8月,第509页。

48、《<禹迹图>的绘图数据和绘图方法研究——兼及对<禹迹图>在中国地图史中地位的重新评价》(下),《文津学志》第8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第225页。

49、《当前历史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明清史研究资讯》2015-11-18。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g0OTgxNA==&mid=401081277&idx=1&sn=6385a6ee1aa3516fb7d68541abd179d3&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50、《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明清时期政区舆图所描绘的城池》,《文汇报·文汇学人》2015年11月27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11/27/node_20.htm

51、《对“制图六体”影响力的重新评价———兼论错误构建的中国地图学史》,《炎黄文化研究》第17辑,大象出版社,2015年12月,第260页。

52、《襄阳与樊城城市职能的形成与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大河之魂:中国襄阳汉水文化论坛集文集》,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59页。

53、《被忽视的宝藏,古籍中作为插图存在的地图》,《文汇报·文汇学人》2016年8月5日。

54、《曲英杰著<水经注城邑考>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6期。

55、《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明清时期政区舆图所描绘的城池》,《世界历史评论》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6页。

56、《中国古代都城形态史的解构》,《文汇报·文汇学人》2016年代11月18日。

57、XIE Jinyuan, JIN Xiaobin, LIN Yinan, CHENG Yinong, YANG Xuhong, BAI Qing, ZHOU Yinkang,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and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ngsu Province, 1820–198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7, 27(10): 1185-1208

58、《“科学主义”背景下的“被科学化”——浅析近代中国城市地图绘制的“科学化”转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第79页。

59、《“十五国风”系列地图研究》,《安徽史学》2017年第5期,第18页。

60、《西方城市史与城市理论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影响》,陈恒等著《西方城市史学》,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459页。

61、《历史不一定是发展史——中国古代都城形态史的解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54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1期全文转载。

62、《“实际”与“概念”——从古地图看“中国”陆疆疆域认同的演变》《新史学》第19辑,大象出版社,2017年,第254页。

63、《从古地图看中国古代的“西域”与“西域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25页。

64、《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清军围攻金陵城图>研究》,《南京古旧地图集·文论》,凤凰出版社,2017年,第70页。

65、《印刷术与宋代知识发展方式的转型——以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的发展为例》,《安徽史学》2018年第3期,第12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复印报刊数据》《宋辽金元史》2018年5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网络版,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

66、薛樵风、成一农:《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浙江舆图>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0集,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427页。

67、《宋元日用类书<事林广记><翰墨全书>中所收全国总图研究》,《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2期,第175页。

68、《几幅古地图的辨析——兼谈文化自信的重点在于重视当下》,《思想战线》2018年第4期,第50页。

69、《尚待挖掘的常见“新史料”——古籍中作为插图存在的地图》,《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第4期,第36页。

70、《中国古代全国总图研究的展望》,《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55页。

71、《论历史的形成》,陈恒主编《世界历史评论》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43页。

72、《近现代中国边疆地区城市规划问题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1页。

73、《中国古代地图学史中“制图六体”经典地位的塑造——史学研究中分析“历史认知”形成过程的重要性》,《思想战线》2019年第3期,第125页。

74、《与包弼德教授<探寻地图中的主张:以1136年的〈禹迹图〉为例>一文商榷——兼谈历史学中的解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99页。

75、《近70年来中国古地图与地图学史研究的主要进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年第3辑,第18页。

76、《经典的塑造与历史的书写——以<广舆图>为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科版)》2019年第4期,第174页。

77、孔庆贤、成一农:《古籍中所见“黄河全图”的谱系整理研究》,《形象史学》第1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80页。

78、成一农:《简评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地图学史>》,《自然科学史研究》2019年第3期,第370页。

79、《走向国际化——地图学史前沿论坛暨“<地图学史>翻译工程”国际研讨会带来的思考》,《中国史研究动态》2019年第6期,第61页。

80、《明清海防总图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2期,第137页。

81、《图像如何入史——以中国古地图为例》,《安徽史学》2020年第1期,第5页。

82、《<地图学史>项目与未来中国地图学史研究: 访马修·H.埃德尼教授》,成一农/问,马修·H. 埃德尼/答,包甦/译,成一农/整理,《思想战线》2020年第2期,第48页。

83、《对中国古地图和地图学史研究未来的展望——对马修·H. 埃德尼教授访谈的回应》,《思想战线》2020年第2期,第56页。

84、《中国古代的河源图研究——基于知识史的一些解读》,《学术研究》2020年第6期,第109页。《历史与社会(文摘)》2020年第3期摘录。

85、《“夏朝”存在吗?——基于历史学学科目的和方法的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203页。

86、《<古今形胜之图>系列地图研究——从知识史角度的解读》,《形象史学》第1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54页。

87、《中国古代的江源认知以及江源图》,《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64页。

88、《抛弃人性的历史学没有存在价值———“大数据”“数字人文”以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181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2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复印报刊数据》《历史学》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

89、《社会变迁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地图绘制转型研究》,《安徽史学》2021年第4期,第5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期论点摘要。

90、《时代与历史书写——中国古代地图学史书写的形成与今后的多元化》,《唐宋历史评论》第8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07页。

91、成一农:《跳出“变革论”——兼论当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159页。《历史与社会文摘》2021年第4期;《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2期转载。

92、《明代至民国初年北京城图演变脉络初探——兼谈近代城市图绘制技术转型中的“被动”》,白鸿叶、陈红彦主编《京城印记——北京古地图论文集》,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21年,第45页。

93、《从古代舆图看形象史学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6日

94、《王朝是“帝国”吗?——以寰宇图和职贡图为中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91页。

95、《浅析中国古代都城自西向东迁移》,《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1年第4期(冬季号),第103页。

96、《“中国疆域沿革史”历史书写发展脉络研究》,《思想战线》2022年第1期,第52页。人大报刊资料《历史学卷》2022年第4期转载。

97、《后现代史学的认知方式与传统史学的“终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第1页。

98、成一农、孔庆贤:《“人”才是历史研究的核心——从“历史书写研究”谈起》,《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第9辑春季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39页。

99、《再议中国古代地图的起源——以西方地图学史的研究为切入点》,《文津学志》第17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第8页。

100、《明清时期的航海图》,《文史知识》2022年第10期,第26页。

101、《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兼论地图的功能和目的》,《社科战线》2022年第10期,第139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1期观点摘编。

102、《早期中国研究中的阐释学转向及其可能》,《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第3期,第4页。

103、《中国王朝时期的“天下秩序”》,《形象史学》2022年冬之卷,总第2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第321页。

104,《论历史研究的“比较法”——以“中世纪城市革命”视角下的唐宋都城研究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41页。

105,《重构地图:对早期地图发展历程的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1期,第108页。

106、《<地图学史>第一至三卷中译本出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1辑,封二。

107、《当数字人文遇到个人生命史—— 浅谈数字人文的局限》,《数字人文》2002年第3期,第61页。

108、《王朝时期“天下”的范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9页。

109、《“数字人文”视野下的中地图数据平台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第89页。

110、《明清时期政区图的测绘技术及其近代转型研究》,《形象史学》2023年夏之卷(总第2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第349页。

111、《现代中国的合法性是个问题吗?——评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清史论丛》2023年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第279页。

112、《王朝时期的“大一统”》,《思想战线》2023年第5期,第84页。

113、《评杨斌<流动的疆域:全球视野下的云南与中国>》,《清史研究》2023年第5期,第144页。

114、《古籍整理出版,不能为出版而出版》,《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023年第8期(总630期),第27页。

115、成一农、谢嘉琳:《王朝还是皇朝?》,《世界历史评论》2023年第4期,第250页。

116、《浅谈图像如何入史——以中国古地图为例》,王家耀等主编《地图史研究——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第29页。

117、成一农、隆龑:《近代知识体系转型对地图的影响》,《形象史学》2024年春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第271页。

118、《清朝的“中国”概念》,《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第10页。

119、成一农、胡海铅:《后见之明与顺时而观》,《新史学》第32辑,大象出版社,2024年6月,第31页。

120、《王朝时期政务处理中的“地图”》,《地图研究》第3辑,中国地图出版社,2024年3月,第132页。

121、成一农、梁轲:《如何看待中国地图的“现代性”——李鹏<清代民国长江上游航道图志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3辑,第116页。

122、《从“大清”到“中国”——基于皇朝时期天下秩序的讨论》,《学术研究》2024年第8期,第112页。

123、成一农、胡海铅:《徐家汇天主堂旧藏三幅清代台湾地图浅析》,《台湾研究集刊》2024年第5期,第111至124页。

124、《历史学为什么要成为一门“科学”——与易建平《历史学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一文的对话》,《经济社会史评论》2024年第4期,第4至14页。

125、《中国古代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基于<地图学史>的讨论》,《历史地理研究》2024年第4期,第92至100页。

126、《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和“疆域观”及其转型——跳出概念陷阱,在研究中回归“中国”话语》,张生主编《史地》第7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第27-49页。

127、《中国古代的黄河图与运河图》,《光明日报》2025年3月29日第11版(国学)。

128、《人工智能时代重思历史学之目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海观潮》2025年4月15日03版。


◎翻译

1、《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之前》,商务印书馆,2011年。

4、《近代中国的条约港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表现的实证研究》,苏基朗、【美】马若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5、《漫游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商务印书馆,2020年。

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学史》,《地图学史》第三卷第一分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7、成一农、包甦、孙靖国《史前、古代、中世纪欧洲和地中海的地图学史》,《地图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其他获奖情况

2018年,《“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9年,《“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获得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提名奖。

2020年,《“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著作三等奖)。

2023年,《中国古代舆地图研究》(修订版)获得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著作类)三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会委员

《形象史学》编委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委员会理事

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国内项目

1、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古代筑城史研究”,已结项。

2、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重点课题“中国古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明清卷)”,已结项。

3、主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已结项。

4、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舆图绘制研究”,已结项。

5、主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传统舆图研究”,已结项。

6、主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已结项。

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地图学史》翻译工程”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史上北方、南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互动关系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10、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实践及得失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内外庋藏康熙《皇舆全览图》谱系地图整理及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13、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4 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舆图与政治地理结构话语体系研究”(24VLS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