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页

颜海英

颜海英
职称:
教授
所属单位 :
世界古代史教研室
学历 :

1994年7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

1996年7月至2008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08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研究兴趣 :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埃及学

通讯联络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邮编:100871
yanhaiying@pku.edu.cn

讲授课程

担任本科教学:世界上古史


论著

◎著作与教材:

1.《古代埃及文明探研》(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2.《走遍埃及》(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3.《苏美尔,埃及,中国早期文字比较研究》(合著),科学出版社,2009.10

4.《东方民间文学》(合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5.《古代埃及思想文化》,《世界历史》第29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6.《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主编,颜海英、马克垚、李隆国、彭小瑜、朱孝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016再版

7.《中国收藏的古埃及文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7

◎译著和译文:

1.《探索·古埃及》,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

2.《重构古埃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0,2012年再版

3. 希腊化时期的埃及-一个双面的社会,译文,《古代文明研究》,2002年第1期

4.《探秘古埃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10月

5.《埃及古珠考》,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

6.《古埃及象形文字—牛津通识课》,海南出版社,2021年

7.《亚述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

◎论文:

1. 玛特与古代埃及人的世界观,《北大史学》,1996年第4期

2. 托勒密时期埃及奴隶制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3. 托勒密时期埃及祭司的社会地位,《博士后社会科学前沿学科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

4. 罗马时期奴隶制研究,《世界历史》,1997年第4期

5. The Famine Stela: a Source-critical Perspective,载Orientalia Lovaniensia Analecta,

vol82, pp515-523,edited by C.J.Eyre,Peeters,Leuven(Belgium),1998

6. 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北大史学》,2000年第4期

7. 虔诚的伪造-古埃及文献中的国王形象,《国外文学》,2000年第4期

8. 埃及学的现状,《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9. 西方学者论古代文明的兴衰,《中国早期文明的人地关系考察》,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

10. 法老后的埃及,人民论坛,2002年第10期,10月24日

11. 阿拜多斯U-j号墓出土的埃及早期文字,《古代文明研究》,2003年第2期

12. 法老的珍宝,《中国收藏》,2004年2月号,总第38期

13. 古代埃及语言文字文化,《古代东方语言文字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14. 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所藏世俗体象形文字石碑考释,《北大史学》第7期

15. Ägyptische Altertümer in der Verbotenen Stadt, Antike Welt,2006 Vol 1

16. 前王朝时期埃及的陶器刻画符号,《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

17. 国家博物馆的古埃及收藏,《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2期

18. 古代埃及民间文学,《东方民间文学概论》第一卷,2006年10月

19. 古代埃及思想史,《古代东方思想史》第一卷,2007年1月

20. 古代埃及人的生与死,《世界知识》总327期,2007年11月

21.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文汇读书周报,2007-12-14

22. 古埃及文字的类型,《东方研究》,2007年

23. Two Ptolemaic Stelae for the Sacred Lion of Leontonpolis (Tell Moqdam),Chronique d'Egypte Vol 82, 2007

24. Antiquités égyptiennes à Pékin,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Vol 46 ,2006

25. 国家博物馆所藏埃及石碑释读,《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2期

26. 中国埃及学之父夏鼐,《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

27.“The Accounts of the Origin of Writing from Sumer, Egypt and Chin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ZKM (Wiener Zeitschrift fue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99(2009)

底比斯,《城市的足迹》,上海博物馆,2010.9

28. 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世界知识》,2010.9

29. 纸草文献研究:国外埃及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2012.2

30. 早期文字与埃及国家的起源,《多元视角下的封建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1

31. 古埃及文字起源的传说,《认识东方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2. 神圣时空下的古埃及王权,《探索东方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3. 从“末日审判”观念的流变看古埃及宗教的影响,【国际会议】北京论坛(201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不同的道路和共同的责任:美美与共——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回顾与展望专场论文及摘要集

34. 古埃及黄道十二宫图像探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35. 托勒密埃及神庙中的《亡灵书》,北大史学,2016年

36.《来世之书》中的复活仪式,《外国问题研究》,2016年第3期

37. 古埃及神秘哲学的现代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07月20日

38.《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黄庆娇,颜海英,《古代文明》,2016年10月1日

39. 上下埃及行旅记,《文明对比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6月

40. 丹德拉神庙与亡灵书,《墓葬美术研究》第四辑,2017年6月

41. 希腊化埃及的末日审判观念,《丝绸之路研究》第一辑,2017年11月

42. 希腊化埃及的多元文化,《中国典籍与文化》第11辑,2018年1月

43. 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交融-埃及预言文学与魔法文学的流传,《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03期

44. 神圣与世俗之间: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与墓葬习俗,《尼罗河的馈赠,古埃及文物特展》2018年8月

45. Ancient Egyptian Afterlife and Funerary Custom,《尼罗河的馈赠,古埃及文物特展》2018年8月

46. 古埃及神话与传说,《尼罗河的回响,古埃及文物特展》,2019年1月

47. Ancient Egyptian Myths,《尼罗河的回响,古埃及文物特展》,2019年1月

48. 图像与文本:古埃及秘传知识的构建,《2018悲鸿讲堂讲演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11月

49. 神圣时空下的文化记忆:《冥世之书》与奥赛里斯秘仪,《外国问题研究》,2020年第3期

50. 文本、图像与仪式:古埃及神庙中的《冥世之书》,《古代文明》,2021年第1期

51. 古埃及神庙中的秘传知识,《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网站:

1. 古代奥林匹克赛会

获奖

◎教学奖:

1997年获北京大学冈松教学奖;

2000年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A组文科二等奖;

2000年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一等奖;

1999年、2000年、2001年《世界古代史》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基础骨干课;

2002年获北京大学正大教学奖;

2005年论文“阿拜多斯U-j号墓发现的埃及早期文字”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9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奖;

2009年《古代东方文明》当选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9年,2008-2009年度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2012—2015,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奖;

2012年,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展现人类文明进程,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世界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钱乘旦,彭小瑜,朱孝远,颜海英,董经胜);

2017年,论文“早期文字与埃及国家的起源”获北京大学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北京市教育成果二等奖,"世界史国家精品课的教学与提高(2005-2016);

2017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世界史国家精品课的教学与提高"。

学术机构和刊物任职

1.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专家;

2. 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所长。

2001年以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2002年3月,比利时鲁汶大学古典学院"法雍地区木乃伊肖像画研讨会";

2002年10月,中国文字起源学术研讨会;

2003年12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国际学术会议"从断裂到延续";

2006年4月28日,法兰西科学院专题演讲,Antiquités égyptiennes à Pékin;

2006年6月,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来自古代近东的启示”;

2010年10月,国际学术研讨会:东方文化和谐观对我国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借鉴意义,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

2012年11月,四川大学世界古代史教学研讨会;

2013.5,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大汶口会议;

2014年5月16-17日,主办“对话·视野·方法:第一届‘东方学研究方法论’国际会议;

2014年11月2日参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届联合专题研讨会:超越翻译的翻译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诠释学(Translation beyond Translations Hermeneutics of Literature, Arts and Sciences)发言题目:古埃及王权神话;

2015年4月22日参加清华大学“春晖译艺沙龙”,发言题目:《亡灵书》与末日审判;

2015年4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工作室“一带一路与东方学研究”论坛(西北外国语大学),发言题目:一带一路与东方学;

2015年9月7-9日,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第四届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言题目:托勒密埃及神庙与陵墓的趋同;

2015年10月30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工作室“一带一路与东方学研究”论坛(广西民族大学),发言题目:文明的交融与互鉴;

2015年11月6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二届诠释学专题研讨会:话语的诠释学:

寻求建设性传播的框架,发言题目:古埃及宗教对早期基督教的影响;

2015年11月7日,北京论坛,发言题目:古埃及“末日审判”思想的流变;

2016年3月28-30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工作室“一带一路与东方学研究”论坛(云南民族大学),发言题目:希腊化时期的多元文明;

2016年4月22-23日,十三届亚洲新人文联网会议,澳门,发言题目:亚历山大港与托勒密埃及双面社会;

托勒密埃及的文化记忆,2017年北京论坛,2017年11月3;

文化记忆与古代东方文明,2019北京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分论坛“诠释学、话语与实践”,2019年11月3日;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Egyptian Art in Late Antiquity,德州达拉斯大学亚洲文化论坛,2020年11月23日。

2001年至今从事的项目

1. 古代的纸草、书与图书馆,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后项目;

2. 古代奥林匹克赛会,比利时鲁汶大学合作项目;

3. 托勒密时期的文化交融,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项目;

4. 世界文明史,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任第一卷主编并承担10万字的写作任务;

5. 中国、西亚、埃及古代文字比较研究,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承担古代埃及部分;

6. 东方民间文学,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承担古代埃及民间文学部分;

7. 古代东方思想史,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承担古代埃及思想史部分;

8. 中国收藏的古埃及文物,2007年教育部一般项目;

9. 中国收藏的古埃及文物,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0. 古埃及语言文字与文化,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

11. 东方学研究方法论,2012年“赠与亚洲”项目;

12. 东方哲学典籍整理与诠释,横向项目,2017年4月;

13. 古埃及神庙典籍与仪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