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讯 | 朱凤瀚:《甲骨与青铜的王朝》作者:朱凤瀚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本书分三册。上册为商代部分,收录了《再读殷墟卜辞中的“众”》等论文30篇(另附文1篇),中册为西周部分,收录《〈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等39篇论文,这些文章综合运用了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着重探讨了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家族形态、宗教观念、政治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学术问题。下册包括东周及通论两部分,各收录8篇文章,东周部分主要论及这一历史阶段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的状况,通论部分的文章则较宏观地论述了商周社会结构、宗教观念的演变等问题,也有对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等方法论的思考,其中也涉及到对夏文化考古学探讨的看法。
-
书讯 | 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作者:朱青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2-01“现代艺术要求一个精神完全自立的人,他是观众,但不是艺术家的奴仆。”朱青生教授这本代表作,有着一个颇为“缠绕”的名字,却希望能带领读者穿透现代艺术的特异表现力,通过那些看似“愚弄”的表达方式,直抵我们的内心与主体。
-
书讯 | 欧阳哲生主编:《胡适与中国新文化:史事与诠释》(全二册)作者:欧阳哲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发动“文学革命”,从此他的名字与新文化运动联结在一起,是公认的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为展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多方面的成就和广泛的社会交往,本书汇集了耿云志、杨天石、汪荣祖、陈漱渝、陈方正、陈平原、罗志田、邓昭祺、江勇振、山口荣、黄克武、王晴佳、王中江、孙郁、章清等海内外知名学者的论文,围绕胡适与中国新文化运动、胡适思想诠释、胡适与新文学运动、胡适哲学思想、胡适与新教育、胡适的人际关系等议题展开探讨和争鸣,以彰显胡适的思想底蕴和人格魅力。
-
书讯 | 荣新江《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出版作者:荣新江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02002年出版的《敦煌学新论》主要收录了本人2000年敦煌学百年前后撰写的一批文章,也阑入一些于阗、吐鲁番等方面的论文和书评。这次的增订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敦煌学范围的文章移出,也删掉了因为归组而后来收入其他文集的篇章。仔细盘点2002年以后(主要是2010年以后)我撰写的敦煌学论文和书评,大致按照自己研究敦煌学的几个方面,分别归入“敦煌历史”、“敦煌文献”、“敦煌学学术史”、“敦煌学书评”4个板块当中。
-
书讯 |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壹、肆卷修订重印出版编者: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2、3月这批重要竹书资料的整理、编纂和出版工作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主持进行。全部竹书的资料报告集以《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为题,采用多卷本形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已经出版了壹至伍卷,其中,第壹卷《苍颉篇》初印于2015年9月,第肆卷《妄稽》《反淫》初印于2015年10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肆)》第二次印刷时,朱凤瀚先生、何晋先生分别对《苍颉篇》及《妄稽》做出了修订,已于2021年2月、3月推出。
-
新著 | 庄宇、施越主编:《俄罗斯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编者:庄宇、施越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1年7月横亘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期扮演联结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纽带角色。回顾俄罗斯国家建设的历史,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钟摆,不断在东西方文化间徘徊,每一次看似偶然的选择,却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及现实支撑。正因如此,俄罗斯的国家建设路径在世界历史和政治发展进程中独树一帜。本书收录了十余篇国内外俄罗斯研究专家的文章,从历史、政治、文化等角度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以期深入揭示俄罗斯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
-
新著 | 颜海英:《中国收藏的古埃及文物》作者:颜海英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6月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考证首批在中国发现的古埃及文物,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把中国收藏的古埃及文物分为原石、仿制品、拓片三类,记录了三组收藏号,并把每件文物在三类中的对应关系核查清楚,做了索引编号;在此基础上,把每件文物的各类图片集中、对比,进行了铭文的转写和翻译,完成了14块石碑及彩绘木棺铭文的释读;除此之外,还对石碑铭文的语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祭文。第二部分,从碑形制的演变入手,分析了墓碑文献所反映的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和宗教习俗,并探讨了墓葬文学在古埃及文化史上的地位。本书是中国的埃及学研究者以一手资料进行的新尝试性研究,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立项,2014年结项。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得国际埃及学研究者的肯定。
-
新著 | 阎步克:《秩级与服等》作者:阎步克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8《秩级与服等》收录了作者在“秩级”与“服等”两大问题上的经典论文9篇,介绍了中国古代官阶制度以及服饰等级与官僚等级的关系问题,从常被忽略的细节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这本书中,读者既可以从宏观处看到作者对其研究问题的全局性把握,也可以从细微处看到作者对其所提出论点的缜密分析与论述。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两组文章都体现了我的一种努力:从结构、功能视角解析研究对象,发掘、揭示各种类型的‘原理’。”
-
专著 | 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第二版)出版作者:阎步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7本书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概念。从“品位—职位”框架出发,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进而由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层面,从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的二重性出发,对中国古代官阶制的特点、品位结构变迁的重大线索和各个层面,提供了较全面的阐述。本书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以及认识中国古代的集权官僚政治,具有独到参考价值。
-
新著 | 荣新江、史睿主编《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作者:荣新江、史睿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1.4本书共收录372件文书(属同一写本的若干残片计一件),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典籍”,按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并考虑到吐鲁番文书的特殊性,经部下单列小学类,道教文献、摩尼教文献、佛教写经题记三类也归入“典籍”。下编为“文书”,以年代为序,收入所有公私文书。
-
新著 | 杨坤:《两周宗法制度的演变》作者:杨坤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4月该书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内容及演变轨迹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书中共分为六个章节,总体说来,即主要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结合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周代各个时期不同(贵族)层级的宗法制度作尽可能细致的考察,理清宗法制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归纳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探讨宗法制度演变的表现与内在原因,以及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进而对周代宗法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规律有较为明晰的认识。本书对理解两周时期宗族内部关系与结构,以及宗族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如何参与国家事务有重大意义,以及对把握两周时期国家政治运作与社会结构的演变皆有重大意义。
-
新著 | 李伯重/董经胜主编:《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史视野下的考察》编者:李伯重、董经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4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海上丝绸之路(即中国和中国以外各地区的海上联系)的研究,一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即中国以外,但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的研究。本书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论文集,时间和地域跨度较广,论题有关海外贸易、地缘政治等。展现了一种全球史的视角,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示范。
-
新著丨吴小安:《区域与国别之间》作者:吴小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3月作为范式的传统标签,殖民研究是欧洲的,区域研究是美国的,地域研究是日本的,区域国别研究则是中国的。在全球学科发展脉络的大背景下,本书探讨了区域与国别的概念、区域研究的谱系,以及“区域与国别之间”的维度。结合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从学科方法论与个案专题研究两大层面,本书系统考察了区域国别究竟是为什么暨到底是什么等当下重大学术关怀的方方面面。本书分上、下两编,共13章。 本书是区域国别研究、“一带一路”研究、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
新著 | 赵冬梅《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作者:赵冬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4月作者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微观视角,对古代历史中个体命运的境况进行了透彻解读与深入关照。“人生代代无穷已”,正是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正是生活在奔腾不息的时间洪流中的寻常百姓,构成了历史上极为生动、持久,也极富生命力的画卷。“两种日常达古今”,也正是千百年来通贯古今的日常生活,将我们关注于眼下生活的视角引向了更远的过去,在鉴古思今的阅读中,深入体会文明跃进的脉搏与气息。 该书具有丰富的史料性与轻快的趣味性。作者通过对典型个案细致入微的讲述,打捞起沉潜于历史角落中被人们忽略的日常生活;通过带有温度的讲述,还原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她打破按时间梳理历史的传统思维,分门别类地拣选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呈现方式对经典个案加以解读,展示出历史上绵延不断的客观真实的寻常生活。作者以历史学者的严谨视角解读古代寻常生活中的不寻常,以娓娓道来的文风展现古代颇为有趣的日常,而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更容易让读者参与。看向历史,关照现实,以带有温度的历史性书写,对那些寂寂无名的“微尘众”的命运和事件进行打捞,对“微观历史”做深入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关照精神。 作者以经典的史实、新颖的史观、明快的解读,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通道。辅之以70幅高清彩插与插图阐释,图文并茂地诠释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代日常生活画卷。
-
新著 | 宋怡明、赵世瑜:The Chinese Empire in Local Society作者:宋怡明(Michael Szonyi)、赵世瑜 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This book explores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military, its impact on local society, and its many legacies for Chinese society. It is based on extensive original research by scholars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n approach that has transformed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by approaching the subject from the bottom up. Its nine chapters, each based on a different region of China, examine the nature of Ming military institu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local social life over time. Several chapters consider the distinctive role of imperial institutions in frontier areas and how they interacted with and affected non-Han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identity. Others discuss the long-term legacy of Ming military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across the dynastic divide from Ming to Qing (1644-1912)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understanding more fully the nature of the Qing rule.
-
新著 |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作者:赵冬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1年1月《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是北京大学宋史研究专家赵冬梅老师以30年史学研究为依托,为普通读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纠葛的通俗读物。 本书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学著作精读三部分构成。作者一改制度叙事的严肃刻板印象,以轻松明快的方式来思考制度变迁,理解历代制度之得失,并分别从国家故事、群体故事、个体故事讲述制度在与不同层面的人的互动中产生的关系。与其他制度史写作者相比,作者更强调“从史学角度关注个体的生活与命运”走向:制度如何影响人的命运?人在制度中如何自处?人如何改造制度?如:个体在制度直接或间接作用下颠沛流离的境遇;官僚群体与更迭的制度“相爱相杀”,在制度变迁中的宦海沉浮;士庶群体在制度变革中的颠簸起落等。入仕、升迁、贬谪、宦游、服役等境遇是古人生命的常态,围绕这些具象化的常态,制度变迁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关注人与制度的互动及人在制度中的命运,不仅带有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从人与制度的关系层面通讲制度发展的历史,这在已出版的通俗类制度史作品中独树一帜。 本书以开放的历史话题、充满问题意识的探讨方式,对那些真正塑造了传统中国并影响至今的历史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解答了“历史并不一直向前”这一隐蔽逻辑——在对朝廷性质和君臣关系的认识上,元朝曾出现两大倒退:从朝廷性质看,华夏传统将天下称为江山社稷,主张“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而元朝的天下则入了皇家私囊——江山社稷变成了皇室私产;从君臣关系看,华夏传统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到了元朝,臣子沦落到以自称奴婢为荣——君臣关系沦落为主奴关系。专制与猜疑的强化自此一发不可收,直至近代。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金元以降,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国家治理水平为何会走下坡路?推动其江河日下的原因究竟何在?本书就此话题展开了细致生动的剖解。 作者既能从已有的史观中提出新见解,又能从悉知的史料中得出新史观;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充满了探讨的可能性与话题的延展性。 本书为读者开启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化的通道,同时为管理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大量管理案例。辅以帝制中国大事表拉页、私房推荐书目、经典历史著作解读,以及近60幅高清彩插,图文并茂地诠释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变迁史。
-
书讯 | 欧阳哲生主编《百年回看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文学术论坛论文集(全二册)》编者:欧阳哲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月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展现学术界对五四运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北京大学于2019年6月举行了以“百年回看五四运动”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文学术论坛。这次论坛邀集了耿云志、杨天石、汪荣祖、陈漱渝、王中江、王晴佳、黄克武、方维规、许纪霖、王笛、李帆、杨念群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社会政治,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科学、教育、宗教,五四时期历史人物与思想研究,国际视野中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省思与诠释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论文集即是此次论坛成果的结集。
-
新著丨辛德勇:《金铭与石刻》作者:辛德勇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本册内容主要围绕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针对新近发现的重要石刻史料《燕然山铭》,从刊刻的历史背景、文本内容的辨析以及文本文字的校订等方面进行总体论述与具体考辨,是对作者此前出版《发现燕然山铭》的重要订正与补充;第二,针对作者所见的一些金铭与石刻,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进行辨伪,尤其是去年年底新见的所谓“李训墓志”以及前一段曾引起较多关注的“雒阳武库钟铭文”,作者均依事理、据史实进行了认真考证,最终得出这些铭文均为赝造的结论。 本册的多篇文章由于其所关涉的内容受到广大社会公众关注,作者的论述也较为精彩,使得本册书的亮点较多,可读性亦较强。
-
新著 | 陈莹雪:《修昔底德的苏醒:古史写作与希腊民族认同转型》作者:陈莹雪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0年7月对于现代希腊人来说,古典文化不仅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而且直接关系到希腊民族自身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建构。启蒙运动时期,希腊人的古史写作十分繁荣,而且有意识地在公共教育中引入古希腊史的教学。在这种古史写作中,希腊启蒙知识分子努力建构出全新的、世俗的现代希腊民族意识,而且将这种民族历史意识通过公共教育社会化。
-
新著|刘晨:《太平天国社会史》作者:刘晨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4月太平军之兴起,根源在于清政府吏治腐败,属官逼民反。但曾几何时,太平天国统治区也民变蜂起,这一现象内含深意。以往有关太平天国的研究,多关注太平天国对清王朝的反抗,少谈(或不谈)民众对太平天国的反抗,这就引出了耐人寻味的“反抗反抗者”的问题。对于一个哪怕是“革命”的政权来说,要保持长治久安,民心所向和转向也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本书通过对170余起典型案例的研判,全景式地展现了太平天国政权与民众关系的互动情形及影响,在太平天国政治史、军事史等专门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太平天国社会史(民众反抗史)的重要一面,客观地总结了太平天国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